27日下午,随着院士公众演讲最后一场在海韵园举行,由我校承办的中国数学会2009学术年会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,大会取得圆满成功。
本次年会规模大、规格高、亮点多。共安排大会报告12场、分组报告108场,举办了数学教育沙龙。参会人数近400人,其中包括13位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成员和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特邀代表及11位两院院士。本届年会面向厦门市中学和高校精心打造的9场院士公众演讲,为广大师生带来了融普及数学知识、探讨学术研究、传授治学之道为一体的饕餮大餐,传递了数学发展成果由公众共享的理念,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。本届年会还宣布了两条令中国数学界扬眉吐气的利好消息,一是国际数学联盟将设立第一个以华人名字命名的数学大奖——“陈省身奖”,与目前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另“三大奖”——“菲尔兹奖”、“内万林纳奖”、“高斯奖”齐名;二是国际数学联盟向中国科学院彭实戈院士发来在印度召开的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1个小时大会报告的邀请信。本届年会还诞生了“陈省身奖”最年轻的获奖者——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沈维孝教授,生于1975年,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。
本次年会由我校承办,与我校数学学科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办学历史,以及近年来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受到数学界所关注是息息相关的。年会饱含浓厚的厦大元素,给与会的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朱崇实校长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,传递了厦大关心和支持数学发展的信息,表达了为中国数学发展多做贡献的意愿,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;在本次大会108场分组报告中,我校有张福基、赵俊宁、谭绍滨、许传炬、卢琳璋等5位教授做学术报告,是做学术报告人数最多的单位,很好地展示了厦大学者的科研水平;开幕式开始之前,安排播出了《世界著名大学之厦门大学》宣传片;每位参会专家学者人手一份的《会议手册》中,安排了“厦门市概况”、“厦门大学概况”、“厦门大学附近主要景点简介”等内容;本次年会以蓝色为主色调,以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为背景,以校徽和“厦门大学”与中国数学会会标相对应,很好地将厦大元素与数学年会融合在一起,既突出了数学年会主题,又显现了厦大元素。
年会期间,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围绕发展目标,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,查找差距、认识不足、完善论证、明确方向。学院向全院教师发出了参与年会的倡议书,组织了全院学生(包括漳州校区低年级本科生)参加年会开幕式、聆听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;在厦大安排了四场院士公众演讲,邀请了中科院严加安院士、厦大杰出校友林群院士、本届“陈省身奖”获得者沈维孝教授与师生座谈、做学术报告等,充分利用年会资源,为学科建设、学术交流、人才培养服务,努力推动学术交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本次年会宣传工作有声有色,不仅为宣传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,而且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厦门大学的良好形象,为我校的发展凝聚了不少人气。包括中央电视台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人民日报海外版、光明日报、中新社、中国教育报、香港大公报、香港文汇报、中国网、人民网、中工网、中国广播网、中国新闻网、新浪网、网大、网易、学生科技网,以及福建日报、厦门日报、厦门晚报、海峡导报、台海网、厦门网等,纷纷聚焦厦大。其中,中央电视台在21日的“新闻联播”节目对大会在我校举办进行了报道。“厦门大学”再次上了中央台新闻联播,成为我校师生津津乐道的话题。连日来,“厦门大学”、“数学年会”等字眼已成为各大媒体追捧的对象,刊发新闻稿件达到数十篇次,近3万字。
本次年会,东道主周到细致的会务工作,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。每位专家学者抵达厦门机场,就有佩戴数学年会工作证的志愿者微笑相迎,送到入住宾馆,快捷便利办理入住手续,领取会务组提供的颇具创意的个性化纪念品。会议期间,每位专家学者在会议材料中都有一份会务工作人员通讯录,会务工作人员随时倾听、随时服务;在逸夫楼和厦门宾馆分别设立会务工作室,提供咨询和应急帮助;大会当天还在建南大礼堂设立医务室,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;会务组提前妥善安排好参会人员的返程时间和车辆,并由志愿者一对一对接,确保返程顺利。
细节决定成败。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,源于学校的关心和支持,源于会务组勇于创新、用心运作、务求实效的作风和周到细致的工作。朱崇实校长等校领导十分关心本次年会,多次指示并主持召开协调会,研究落实年会的筹备工作。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将举办本次年会作为学院今年的中心工作,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,研究制订工作方案,成立了会议筹备领导小组,明确分工,落实责任,确保了大会的圆满成功。
(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:杨机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