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之窗
部分教师反映师生关系发生颠倒:老师要取悦学生
编辑:杨机像发布时间:2010年09月10日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0年09月10日06:24  中国青年报

  编者按

  近些年,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,全社会已然形成“强国先强教”的共识。教育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,而其中,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这个发展快慢的短板。改革开放30多年,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,和其他群体一样,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阵痛,目睹了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,面临着社会上的种种诱惑。校园无形的围墙被打开了,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:老师的工作不再简单,师生关系不再单纯,师道尊严正在萎缩……中国的师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
  在全国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们祝全国的教师节日快乐!也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,与大家探讨全社会如何一起努力,塑造新的师道尊严,让优秀的人才自愿加入教师这个群体,为教师营造更好的教书育人氛围。

  本报8月12日报道的《郴州一教师挥刀自伤折射困惑的师道尊严》,在很多中小学教师中产生的共鸣是记者始料不及的。一个学生因为没穿校服又不服老师管,引发的师生冲突,后又变成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直接冲突。而之后,在学校和教育局的处理中,老师何海滨认为不公而用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臂。何老师感慨,10年前家长只会配合老师一起把管好学生,而现在老师都不敢管孩子了。

  不少老师很认同何海滨的观点,向报社编辑部反映,“目前的教学环境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”。

  虽然,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发生改变的原因和改变的起始时间,但这些老师都说,自己明显感觉到,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,师生关系似乎发生了颠倒。

  教育部在2009年8月曾颁布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》还引起一片哗然。舆论认为,老师有权批评学生还需要教育部出规定太雷人了。但在老师们看来,这是无奈,更是现实。

  “以前是老师主导,就算有错,学生也很难有地方申诉。这是不对的。经过这些年的纠正,学生变成主导了,不能和学生有任何纠纷,不然都是老师的错。这是不是矫枉过正了?”一名安徽的老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。

  陈老师在北京一所中学教数学。在他的记忆中,上世纪90年代在媒体和公众当中教师的形象基本都是正面的,对老师的态度是普遍信任的。而现在“大家把对教育现状的不满全都发泄在了老师身上”。

  颠倒后关系变化不但不敢说重话,还要取悦学生

  陈老师认为:“作为一名教师,我坚决主张教师应该尊重并保护好每一名学生,让他们都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;坚决反对体罚学生、歧视学生。因为尊重学生是教师应该把握的道德底线与职业准则。我也经常在学校和媒体上看到师生间的纠纷矛盾。现实的情况是:因为强调尊重学生、维护学生权利,学生与教师如果发生矛盾、纠纷,不管事情的起因如何,不管事态怎样,不管谁是谁非,社会舆论往往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到教师的头上,指责教师违反师德。而对学生的错误,往往采取宽容甚至纵容的态度。媒体对师生关系的报道也多是一边倒。而且一旦教师对学生有体罚、歧视等出格举动或者意向,各种指责马上就铺天盖地砸向教育与教师。让学校和教师对教育工作谨小慎微,生怕越雷池半步。”

  陈老师“也相信再调皮的孩子都可以教育好,也相信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”,但他指出,教育不是万能的。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,面对顽劣的学生,老师不敢批评,学校不能处分,更不能开除,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。所以有教师感叹: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。教师教育学生只能小心翼翼,甚至不能在学生面前说一句重话,否则将被扣上“伤害学生自尊”的帽子。学生肆无忌惮地违反纪律,甚至伤害教师的事情时有发生,然而教师对此无可奈何。现在有些教师不但不敢批评教育学生,还要想方设法取悦学生,以求保住饭碗。“教师师道尊严正在不断受到挑战、不断后退。”陈老师说。

  上海某中学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重点中学。上课的老师对一名不停讲话的学生进行了批评,这个学生“忽”地站起来,指着老师大声问:你一个月挣多少钱?还没有我一个月的零花钱多,你当这么个破老师有什么意思,还来管我?

  湖南教师刘翔所在的学校是职校,相对来说升学压力没有高中大,但是学生的素质参次不齐,管理的难度远大于高中。“有很多学生家长把我们这种学校当成是托管中心。有一些学生不是你一个老师就能感化的,他连自己的父母都可以打,你说他还会忌讳打老师吗?一个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,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有负好责任,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教师,一个班主任能随时了解到五六十名学生的思想动态吗?”

  说到对老师动手,几位教师更是反映,身边同学、同事碰到这样的事儿,多半是打了就打了,最终不了了之。陈老师举例,广东某中学一名体育老师素以严厉著称。一次体育课列队,两个学生不断地小声说话。体育老师多次管理无效,气愤地让学生站出去。可其中一个学生偏偏不理他,还一副你奈我何的神情。这下体育老师再也无法忍耐了,就去拉那名学生。两人拉扯起来。旁边的学生见状,就过去劝架。他们却是借着劝架的名义,乘机暗算老师几下,结果老师摔在地上,并且还被那几个学生趁乱踢了几下。“我们都很同情那位体育老师,但老师的同情有什么用?老师被学生打最终也只能是白打了。”陈老师说。

  社会和家长变了学生成为老师脑子中知识的买主

  在采访中,一些老师认为,发生改变的原因是“市场经济”被引入学校之后。学生是现行教育的消费者,学生的学费养活了学校和老师,因而应当是学校和老师的“上帝”。由此来说,在学校里不是学生应当尊敬老师,而是老师应当尊敬学生。这样师生的关系不再是相互尊重的关系,而是买卖关系,家长认为教师成了知识的卖主,学生成为知识的买主,只要有钱,就能买到教师脑中的知识。学生也不可能尊重老师,他们会认为我们出钱来学习,老师就应该服务于我们,我们才是主体。

  另一些人则认为目前师生关系紧张与学生是不是“消费者”无关。因为我国历史上的教育主要是私塾形式,先生自然靠学生的学费糊口,但恰恰是私塾时代奠定了尊师重教的基础,当时的口号是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。

  河北唐山一中老师江晖认为,学生是比以前思想更活跃、个性更独立,“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这个特点,在以前也不是都俯首帖耳,只是不表现得那么明显。都是需要老师想办法去引导,去了解他们的想法。”她认为,现在改变的是社会和家长。

  “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,不像以前信息来源单一,大家得到的信息都差不多,很好引导。现在一个负面的例子就可能抵消我们所有的正面工作。”她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学校和老师可以解决的,学生也不可能像学校这个大温室中的花朵,不受社会的污染。

  重塑师生关系

 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,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。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,教师与学生都有了进行平等交流、深入沟通的环境,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,而不再居高临下,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威性。在采访中基本所有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变化。

  甚至有年轻教师表示,在上世纪,老师对上级的唯唯诺诺和对学生的专制霸道,其实给学生品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
  虽然他们不太赞同传统的“师道尊严”,要破除教师的权威地位,让教师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,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保持一定的威望。权威不等于威望,在教学活动中,教师不是权威,但是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保持威望。

  不确立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中的主体地位,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,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。一个连老师都不尊敬的学生,又怎么指望他会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?一个连课堂纪律都不遵守的学生,又怎么指望他将来成为守法的公民?其实,师道尊严的丧失,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,也威胁到社会的健康发展。

  师道尊严并不必然意味教师侵犯学生的权利,就像没有师道尊严学生权利未必一定受到关注一样。在校方、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上,其情形往往是既缺乏师道尊严,又缺乏对学生权利的尊重。这才是今日校园中令人忧虑的地方。